创名牌要视自身状况和条件而定
有些省市的经委明确指出,创名牌的产品要通过ISO9000贯标认证,要有年产销5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效益,要接受媒体对社会消费者公开测试等等。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的主要领导反复提醒基层,开展“塑精品、创名牌”工程,要有组织机构,有目标,有经费,坚持不懈。这种提醒说明,企业创名牌要具有综合实力和整体优势。?
何谓整体优势,这是指企业的各项要素,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各种生产要素和各项工作,均属上佳的表现;产品销售好、资金回笼好、利润较大以及产品质量好、市场信誉高、知名度大等。整体优势的集中表现是“四有”,即:要有规模经济效益,这是名牌企业的一个重要外部特征和自身的物质基础;要有较高素质和职工队伍,其中要拥有市级、省级、国家级甚至是世界级的创造性人才;要有强大的财力,其中仅广告费用一项支出就十分巨大;要有时间跨度,有的需要多年,甚至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创名牌,但要创品牌
为什么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创名牌?这是因为中小企业受到许多制约。例如要受规模经济效益的制约,一个产品达不到5000万元产销量就难以申报;要受到人才资源的影响,国有中小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经济效益差,留不住人才;还要受财力的制约,国有中小企业历史负债重、生产和开发经费紧缺,有的企业还影响职工的收益,在这种处境下,拿不出巨额费用去做广告等等。?
但是要创名牌。因为品牌是指有等级的、有品位的工业产品,而且创品牌也是创名牌的前期工作,是基础。创品牌也不容易,也不轻松。这是因为好的品牌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它也如同一个人一样,历经由小到大,历经风雨走向成熟,历经艰辛走向成功。为了使“品牌”尽快缩短这一过程,尽快生产财富的价值回报,就需要在培育品牌的过程中做很多工作,如先作品牌定位,再做好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工业设计工作,三是做好服务和经营品牌工作,四是做好宣传工作。?
总之,我国入世后,中小企业在自身状况和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无名牌化策略,即以下品、中品、上品和精品去参与国际竞争,这才是上策。换言之,即适应市场不同层次的需求,采取“投机取巧”之策,即“投市场之机”,取“客户需求的技术之巧”,力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是创名牌之争,还是压价竞争
装备制造业产品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亚于轻工业产品的竞争,尽管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开发制造了许多达到世界90年代先进水平的机床,有的被誉为我国机床工业“跨世纪的精品”,有的10台加工中心单机连线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有的企业近100台车削中心被大众汽车生产线使用等,然而在创名牌竞争中,也同样面临压价竞争的危机。?
原国家机械工业局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主要机械产品中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不足5%,机械工业制造技术及装备与国外大体有15~20年的差距,机械工业产品供给结构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一方面,一些机械产品严重积压;另一方面,市场急需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所以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机械产品质量不过关、可靠性差,性能落后,寿命短,售后服务差,交货不及时,产品的整体形象与国外名牌产品有较大的反差。?
面对这种情况,装备制造业的所有企业应肩负这样一个共同的历史责任,那就是把结构调整好,把产品质量、可靠性、售后服务工作搞上去,开展创名牌之争;而不是“自相残杀”,开展压价竞争,犯低级错误。联系装备制造业的实际,特别是联系“十五”期间中国要大力发展数控机床的实际,切不可重蹈彩电行业价格战的覆辙。?
是靠产品守旧还是靠产品创新
无论是国内的优势企业,还是国外的先进企业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创品牌和名牌不是靠守旧,而是靠创新。其主要经验归纳起来有四点:(1)企业创品牌和名牌的关键是产品的创新,即品牌创新;(2)重要的是创新速度;(3)技术创新取决于观念创新;(4)走联合之路才能创新。在这方面我们也有许多成功的实例。?
入世之后,一家企业如果没有新的知识、新的技术转化为新的产品,“劳动生产率”越高,则浪费就越大,亏损就越严重;如果没有“创新速度”,慢了就要挨打,21世纪技术的寿命周期平均只有五年;如果没有观念的创新,就不会有以后的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市场创新;如果不走产学研联合之路,就没有企业的跨越式发展。所以,创新是创品牌和创名牌的源泉。?
是追求“人工色彩”,还是追求战略策略
企业在创品牌和名牌时需要宣传,而且要不失时机地借助一切机会将其产品推向社会,推向市场,推向消费者。但是,在宣传品牌时,先要有质量。?
但是,当今的产品广告中也有许多是靠“包装”和“人工色彩”在商战中寻求商机,这是危险的征兆。?
我们装备制造业,倘若采用“人工色彩”的广告宣传,只能是“短暂的信誉”,时间一长就要砸牌子。所谓品牌和名牌的内在品质,除了文化、信誉、服务方面和内容之外,另一重要的问题就是品牌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所以装备制造业的企业创品牌和名牌,应着重在追求战略与策略。到底有那些战略和策略,现列举八种:?
(1)先做品牌定位,即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定位。?
(2)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3)使用自制的先进设备,一是武装自己,“好东西要自己先用”;二是通过自己用,不但可以满足生产加工的需要,还可以向用户展示;三是也利于新产品的质量改进,有利于创品牌和名牌。?
(4)加快引进国外先进主机。包括加快引进国外先进的功能部件产品技术,争取在产品结构调整上有一个突破和飞跃。?
(5)加强国际合作与合资经营。参与中高档产品的国内市场竞争,在市场、资金、技术上与国际接轨,并积极争取扩大出口,提高产品的市场信誉。?
(6)深入研究IT(信息技术)产业装备市场。随着IT产业的发展,IT改变着机床,机床又改变着制造业;如何引进国外技术,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开发生产IT产业的装备,捕捉机床行业新的增长点,这是机床行业在入世后的一次机遇和挑战,也是创品牌和名牌的高起点、高水平之争。?
(7)坚持产学研联合之路,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科技“先导力量”。?
(8)充分发挥上市公司“中坚力量”的作用。以西安交通大学收购昆机实现借壳上市为例:通过重组,使西安交通大学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发实力与昆机突出的机械加工实力得以完善紧密地结合,从而形成创品牌和名牌的最佳整体。?
总之,我国已经进入WTO,装备制造业的企业要认真研究如何进行品牌经营,如何创品牌和名牌,特别是要认真研究如何让品牌、名牌这无形资产转化为有形财富回报给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