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贷不能“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

2007-08-17 04:21:47
一些企业反映,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前,许多银行“见到什么项目都上”,如今银行“见到什么项目都躲”。银行贷款从“一哄而上”转向“一哄而下”,这种大起大落的信贷行为不是一种科学行为,对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危害极大。

  某省最近对压缩贷款的情况初步调查显示,风险高、质量低的长期贷款压缩的少,而效益好、风险低的短期贷款压缩的多。这种情况表明,银行贷款“一哄而下”并没有把该压缩的贷款压下来,反而抑制了资本流动。不论“一哄而上”还是“一哄而下”,都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自我调控能力亟待增强。

  改变银行贷款时而“一哄而上”,时而“一哄而下”的怪圈,需要国有商业银行从自身管理改造做起。管理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银行贷款管理的长效机制,除了严格落实贷款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外,对各环节的信贷人员的考核期限应当从年度考核转变为整个还贷期的考核。那种贷款放出去,大家拿奖金的做法必须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