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百年徐矿新蓝图

2007-08-17 04:10:43
徐州矿务集团是一个百年老企业,更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华东重要煤炭基地之一。自去年徐矿集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确立了今后五年煤与非煤并重、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并举、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存的发展思路以来,集团领导班子大胆探索企业发展的道路,准确地抓住了市场好转的有利时机,加快了创业发展步伐,产业结构日趋科学,多数重点工作进展良好,经济运行质量
稳步提高。今年上半年,全集团共生产煤炭759亿吨;实现营业收入37.37亿元,同比增加8.46亿元,实现利税3.32亿元,其中利润3710万元。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长期超强度开采地下煤,优质资源日趋减少,煤炭赋存条件和煤质越来越差,无后续资源接替,徐矿集团维持现有生产经营能力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徐矿现有非煤企业高度依附煤业生存,产品结构单一、盈利能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

  难以承担效益接替的重任。此外,人员多、效益低的矛盾未得到根本缓解,企业的历史负担仍然十分沉重。在这种情况下,徐矿要想生存和发展,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优化产业产品结构。

  为此,徐矿集团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打牢企业发展基石,开创多元化发展新局面。

  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张煤炭基业。一方面内部通过主力矿井技术改造,稳定总体生产能力,弥补衰老矿井递减的产量;另一方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成型产业技术的辐射力。徐矿集团拥有从极薄煤层到厚煤层、从平缓倾角到大倾角乃至急倾斜煤层的开采工艺和技术。在矿井煤层与瓦斯防治、冲击地压预测预报、防灭火和矿井水害、深部低温治理等方面均走在同行业前列,他们充分利用自身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积极寻求异地合作项目。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一种是圈占资源型,争取建成若干个具有较大规模的外部煤炭生产基地;另一种是劳务输出型。对外技术和劳务输出,解决减员提效、降低成本和富余人员分流与就业问题。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徐矿异地办矿已取得初步成效。一是独资开采的新疆阿克苏俄霍布拉克煤矿项目圈占了近10个亿的可采储量。2002年8月开工建设以来,井巷、土建、安装等工程进展良好,累计完成投资近1亿元,已基本具备投产条件。由于该煤矿炭储量丰富,煤质优良,在搞好煤炭开采的同时,下一步还打算与有关高校开发煤的延伸产品。二是与陕西宝鸡市政府合资组建了控股的秦源煤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其中徐矿集团占70%,矿井实施技术改造后原煤生产能力将增至90万吨/年。三是与宝鸡市合作开发的丈八煤田,已列入苏

  陕两省合作重点项目。如果该煤田合作得以成功实现,可在西部再造一个新徐矿。四是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签订了新周煤矿采矿权转让合同,出自3650万元获得新周煤矿30年开采权,占有煤炭资源1.25亿吨,项目筹建前期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与贵州省发改委还达成了牵头开发储量达8.5亿吨的习水煤田意向。此外,在山西、陕西、安徽、湖南、苏南等地开发了若干个劳务和技术合作项目,输出劳务700余人,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树立了徐矿集团的良好形象,提高了企业信誉度,为拓展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煤炭生产方面,徐矿集团已有了自己的宏伟规划,到2007年末,全集团年煤炭产量将要达到1800万吨,其中本部产量1300万吨,异地产量500万吨,力争成为江苏最大的煤炭供应商,为江苏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安全保障。

  大力发展电力产业。徐矿集团锐意进取,跳出传统思维模式,跨地域、跨行业,以“产业延续,空间扩展”的全新理念,大力发展电力产业。通过利用徐州矿矿区丰富的煤矸石资源,兴建坑口煤矸石和燃煤环保电厂,走煤电一体化的道路。这一思路符合国家综合利用、建设坑口电站的产业政策,有利于充分利用矿井一些原无开采价值,准备弃采的煤炭资源,延长矿井的开采寿命,也有利于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保护矿区较长时间的稳定。

  目前徐矿集团正在实施和准备上马的电力项目有四个:一是在庞庄矿建一座2×55Mw坑口煤矸石环保热电厂。在江苏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庞庄电厂项目进展顺利,预计今年10月份第一台机组可发电。国家经贸委也批复了工程二期改扩建项目。同时在设计中也预留了第三台机组建设的位置和管线等辅助配套设施。二是在权台矿建一座2×600Mw燃煤环保电厂。三是诧城电力有限公司2×135Mw机组进行技术改造。诧城电力是徐矿集团相对控股的公司,原有机组能力3×55Mw。今年1月份,国家经贸委以国经投资【2003】86号文批准了诧城电力2×135Mw机组作为“双高一优”技术改造项目立项。目前,该技术改造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四是参股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宿迁苏源集团有限公

  司、淮安苏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国电宿迁热电有限公司。该项目建设规模一期为2×135Mw等级燃煤发电机组,总投资13亿元,二期扩建为2×300Mw等级燃煤发电机组。作为副董事长单位的徐矿集团,出资额占注册资本总额的15%。

  发展壮大非煤产业。在稳定煤炭基业的同时,徐矿集团大力提升非煤产业发展地位,重点发展建筑施工、机械制造、建材、商贸物流、房地产产业。在建筑施工方面,一方面将原来的建安处、建井处和地勘处重组成立工程建设公司,发挥技术、资质优势,积极承揽外部工程。工程公司组建以来规模效益已初步显现。在机械制造业方面,集团重点推进业务整合与重组,实行专业化生产,促进集团做大做强。徐矿机械厂在巩固矿用机械产品的同时,克服困难,勇创市场,成功开发了装载机、平地机、压路机等一系列工程机械产品,销售收入稳步增长。在建材业方面,集团着重对水泥厂实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能力,预计到2006年末年产量可达100万吨。在商服业方面,集团以华美商厦为主体,与台商合作建成了徐州市最大的华美润发超市。下一步集团还将利用现有存量资源,大力发展煤化工、房地产、医疗、餐饮、旅游、社区服务、中介、信息和宾服业,多渠道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除此之外,集团还积极发展物流业,与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建立靖江洁净煤物流基地的合作协议,在靖江开发园区内建立依托长江岸线的集港口、配煤、洗选煤及运输、物流为一体的物流基地,涉及煤炭年吞吐量2000万吨,该项目的成功启动,使集团牢牢地抓住了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煤炭销售的主动权,进一步增强了企业销售网络、货源、基地三大元素的核心竞争力。“满圆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徐矿集团非煤产业蓬勃兴起,百年老矿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徐州矿务集团通过调整思路,大胆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正描绘着把集团做大做强的美丽蓝图。计划到2007年末,全集团营业总收入将达到100亿元,其中煤业收入40亿元,非煤收入60亿元。三年后,一个创新能力强、经营业绩优、行业内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新徐州矿务集团将屹立在汉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