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机械工业的微笑曲线

2007-08-17 03:54:05
在连续亏损8年之后,哈尔滨市机械工业挺直了腰杆儿,今年上半年市属机械工业系统一举实现扭亏为盈,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润、利税五项指标实现双位数增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政策效应开始初步显现。

  如果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4%,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3.8%,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3%,利润同比增加4860万元这样一组数字连成一条曲线的话,这条曲线便是微笑的形状。其经济运行呈现出了两大特色:

  龙头企业拉动曲线上扬。伴随着国际制造业中心的转移和国内市场的整合,特别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政策机遇和工程机械、发电设备和机床行业经济高位增长的拉动,使哈尔滨市机械工业出现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工量具行业增势强劲,基础件行业和电站辅机配套产品需求稳步增长,其中“哈量”、“哈轴”、“哈空调”、“松江铜业”和“哈变压”等重点骨干企业持续实现产销两旺。今年前6个月,哈量集团等5户企业对全系统增长贡献率几近九成。

  企业改组支撑曲线高位。根据哈市国企改革的总体战略,哈尔滨金工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对所属企业重点推进体制创新和结构重组。改制重组的一工有限公司由于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优化组合,极大地调动了各子公司的积极因素,仅上半年,就比同期增加销售收入50%,增加利润153%;改制重组的众鑫公司也在上半年实现了扭亏为盈。机械工业系统内企业普遍通过加大内部的三项制度改革和推进机制创新,促进了各项经济指标的攀升,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实现了速度和效益的大幅增长。

  微笑是美丽的表情。哈市机械工业在经济运行质量不断趋好的背后,我们找到了企业改革之外的另一个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这个关键词源于一个发展思路:“立足机械,精干主体,跨越机械,创新发展”。而这样一个思路以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付诸实施。

  面对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哈市机械加工企业从产品结构调整出发,实施多元化营销战略,提出打造“比较优势”的理念:对于有一定竞争优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着力在关键技术上进行突破,以价廉质优与进口产品竞争;对于有较大市场空间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上批量、上档次、上水平,以规模效益与中小企业竞争;对于重大的成套项目,则发挥出机械工业系统“联合舰队”的合力,进行整体协作配套,提高了与国外大企业或国内强势企业集团竞争的能力;而对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不好的23种劣势产品进行淘汰。

  结构调整不仅以市场为导向,还建立在技术创新之上。很多企业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品,加速开发了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电站辅机、精密轴承、复杂高档量刃具、航空航天电碳制品等拳头产品;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利用技术集成、技术移植,开发出数控并联加工中心等信息技术产品,提升现有机械产品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开发新产品,拓展新领域,开发污水处理设备、新型节能锅炉等绿色环保设备及新型机电装备等。

  据了解,目前,哈空调的“60万千瓦发电机组直接空冷系统及核电空调”和哈轴的“航空航天轴承”技改项目已分别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项目,这两个项目计划总投资为2.95亿元。同时,松江铜业“钼金属加工工程”、哈一工的“精密复杂数控刀具改造项目”等总投资13亿元的10个调整改造项目也相继启动。

  以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牵动力,促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对外合作,是哈市机械工业企业的一个共同目标,也是拉动机械工业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愿这条途径最终转换为一条更为昂扬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