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设备能否赢得你的心

2006-09-16 13:08:18
近日,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14次学术年会暨第8届全国公路机械处(科)长会议在辽宁沈阳召开。会议上,有关国产筑养路机械的发展与机务管理等话题引起了代表们的极大关注。——编者
 

 国产设备仍需努力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李居昌在会上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筑养路机械每年生产能力可以满足公路发展的需要,安全可靠性有了很大提高,技术赶上了国际水平,不少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筑养路机械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经济基础差,技术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1.筑养路机械的产品种类、规格较少;2.筑养路机械产品整体技术、质量和可靠性问题还比较大;3.筑养路机械设备研制开发能力还比较落后;4.进口量大。

 他认为今后筑养路机械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是:1.旧沥青高速公路路面的再生技术和配套设备;2.开发研制适合于我国实际应用的高等级公路维修保养的配套机械设备;3.要关注并研究国外在施工中大型沥青混合料转运的方法及设备;4.国内目前采用大型摊铺机摊铺各种路基稳定材料,对保证工程质量获得了较好的摊铺效果。从我国国情出发,可研制出一种廉价的应用于摊铺各种路基稳定材料的机械设备;5.运用于我国不同等级水泥路面的配套施工机械及维修保养设备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6.改性沥青配套设备及相关应用技术也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提高。

 

 让设备创出更大效益

 如何更好地进行机务管理是代表们关心的话题。武警交通部队的刘文兴、王明华认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是提高机械设备经济效益的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承揽任务实行公开投标办法,且工程任务的标段划分趋向于小标段、多分项工程。交通部队参与地方公路建设已由大兵团集中作业变为分散型项目法施工,施工项目分布地域广,点多线长,机械设备分散使用。其管理任务、管理目标、管理载体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械设备的属性有了新的扩展,设备不仅仅是用来配属施工单位完成任务的工具,而且还作为施工单位的资本、资源、资产,成为直接的经营对象。二是公路工程机械化施工要求不断提高,机械设备装备水平已成为工程招投标中决定施工企业资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必然促使部队加大机械设备投资力度,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但如不进行科学决策、盲目投资,将导致机械设备使用效率降低,影响设备效益的发挥。三、现代机械设备管理的特点就是对机械设备进行综合管理,紧紧围绕机械设备的投入产出、有效运行、资产增值做文章,注重价值管理与实物形态管理相结合,追求寿命周期费用(原值+运行维持费)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

 甘肃省平凉公路总段周如学感到现在的机械设备折旧办法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他提出:为了加强对筑养路机械投资的管理,为更新改造筹措充足的资金,必须逐步和迅速改变机械设备投资大、回收慢的现状,鼓励多方投资,规范折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无偿使用,促进机械健康持续地使用,参照机械磨损的规律,探索制定一套比较科学的、合理而行之有效的折旧办法很有必要。首先应该划清构成固定资产折旧的机械范围及条件,避免以往记入不该折旧的和不属于固定资产的零配件、橡胶制品、木材、水泥制品等混淆概念。如规定为:单机购入原值在2000元以上并可独立完成作业内容,有生产厂家,有合格证、保修卡、使用说明书等。完好机械才能构成固定资产(但不包括价值在2000元以上的机械配件、橡胶、水泥、木材制品);耐用年限必须是在两年以上;本单位引进试制的机械设备必须是使用了1年以上,形成可靠的技术性能,经有关部门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鉴定验收合格后,方可定为固定资产纳入折旧范围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