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提出新思路
2006-09-16 13:08:18
在日前由国家经贸委制定颁布的《工程机械行业“十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行业发展的思路和发展的目标,其中争取国产工程机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这一数字令人备受鼓舞。
企业将成为市场的主体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工程规模的扩大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市场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将大大增加。我国即将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完善,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企业将成为市场的主体,这将为21世纪我国工程机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差距
目前行业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差距表现为:品种规格不全,产品结构性“过剩”和“短缺”矛盾同时并存:企业规模小、“小而全”和“大而全”的企业结构缺乏竞争力;产品质量不高,零部件配套体系不完善,维修服务不及时。
围绕思路开展攻关
“十五”行业总体发展战略思路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加大行业结构调整和重组力度,重点培育扶植几个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放开中小企业,鼓励其自主参与市场竞争;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步伐,大力增加产品品种,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重点发展一批西部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市场急需的大型、成套和专用特色产品,优化行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使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围绕思路,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工作和攻关:深化改革,推进企业体制和机制的转换;搞好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增强竞争实力;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全面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继续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自主开发能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主要经济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的产值、销售额及出口创汇目标是:到2005年,我国对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在760亿元左右;争取国产工程机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为610亿元,出口额达到40亿元,共计工业总产值及销售额达到650亿元。通过“十五”期间结构调整,重点骨干企业销售额要达到全行业的80%;集团性企业销售额达到全行业的50%。企业改革、重组、调整的方向是向集团化、专业化多种经济成分以及多种组织形式方向发展。在质量、效益方面,要求50%以上产品可靠性指标和寿命达到国外20世纪80年代水平;销售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120多个中型企业都通过ISO9000认证,使全行业产品质量60%以上达到一等品;国内产品销售额预计新增290亿元左右,新增利润14亿元,税金26亿元,产品平均利润率达到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