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可行性报告完成

2007-08-17 01:31:39
   港珠澳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已于五日提交给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据有关消息透露,报告明确采用单「Y」方案,并且不修建铁路。但大桥西岸着陆点有「澳门明珠点/珠海拱北」和「澳门北安/珠海横琴」两个方案。专家指出,大桥由审批到立项,需时几个月至半年。
    据香港中通社十二月七日电,受粤港澳三地政府委托,中国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从去年八月开始对大桥进行可行性研究。《文汇报》引述消息灵通人士指出,中国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近日派专人从北京乘飞机将重达数十斤重的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送至广州,交给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接下来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将上报国家交通部和国务院港澳办等主管部门,由交通部组织部内外数十位专家召开评审会,并安排专家到港珠澳三地进行实地考察,提出修改意见,再上报给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将递交报告给国务院审批,这一过程将耗时半年左右时间。
    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式列有「澳门明珠点/珠海拱北」和「澳门北安/珠海横琴」两个方案。最近由广东专家提出的,从香港大屿山南部起点,以珠海桂山牛头岛和青山岛为桥墩,再设法接珠海横琴和澳门的「南南方案」没有列入报告。大桥东岸着陆点原来考虑在香港大屿山的?石湾与沙螺湾之间,现考虑国家白海豚自然保护区以及香港国际机场飞机起降等因素,可作适度南移。
    有专家认为,其实珠海落脚点的问题,一直是建桥甚为头痛的问题。珠海坚持大桥要在其南面的横琴岛上岸,这对开发横琴岛当然最有利,但大桥的主要功能是连接香港与珠江西岸,而不是开发横琴岛,若把大桥西端的接驳点设于该处,对西岸的其它城市如中山、顺德、江门、佛山的使用者将构成相当的不便,削弱大桥的功用。
    在大桥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澳门明珠点/珠海拱北」方案的着陆点考虑在澳门明珠填海区,大桥分叉后一方直接接澳门,另一枝叉走向珠海拱北。在「澳门北安点/珠海横琴」具体方案中,列有从北安填海区着陆后再从连接澳?的三座主航道下挖隧道,然后到珠海横琴东北部的洋环上岸,并否定了从上述三座大桥顶上飞跨或从莲花大桥再接横琴等其它三个意见。
    目前,澳门倾向「澳门明珠点/珠海拱北」方案,而广东和珠海考虑横琴长远发展,赞成「澳门北安点/珠海横琴」。专家介绍,在「澳门明珠点/珠海拱北」方案中,大桥桥长更短,施工难度小,造价也最低。
    至于大桥能否保证在明年正式动工时,港珠澳大桥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朱永灵表示,很难保证。已提交的报告只是一个初步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然后才能继续进行论证、审议、报批一系列过程。关于大桥造价问题,有消息称大桥造价为一百五十亿港元,也有另外消息称造价为二百亿港元。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对大桥的造价有初步估算,具体数目仍未对外透露。
    专家指出,港珠澳大桥施工期预计要四年至四年半,最快可在二OO九年落成。至于港珠澳大桥倾向采用不经深圳的「单Y方案」,香港物流业界人士认为,珠西货物经陆路拖运至香港出口,较运到深圳最主要的远洋港区盐田路程短,令香港港口运输服务在珠西市场较有价格竞争力。尤其在急件方面,香港将占有较大优势。尽管大桥排除了兴建铁路的方案,但业界人士认为,这对香港来说并无损失,反而可以因建桥进度加快而得益。

 
来源于:香港中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