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球最大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的中国战略

2006-09-16 13:08:20
戴维·伍林:在过去的九天里,我跟我的同事在中国以及在亚太的其他地方做了考察。我的考察主要看到了三点:

第一点,德尔福经过十年在华的经历,成为全球最大之一的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已经在中国确立领先地位。

第二点,作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在中国下一步会进一步地深化德尔福在中国的业务,并且增加研发的能力,这样使得德尔福能够通过培训和开发德尔福的在华的人才,为德尔福在华的进一步发展增添力量。

第三点,德尔福在中国是长期的发展。德尔福策略就是第一步德尔福在中国制造,第二步带进先进的技术,接着德尔福要在中国本土化,然后出口。从我过去九天里面在这里面考察的结果看,我觉得我们在这条道路上已经走得相当好,而且非常的有信心。

问:电子电气产品目前占德尔福销售的比重?德尔福在引进更多先进技术进入中国方面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戴维·伍林:德尔福电子电气类产品销售额约占德尔福总销售的40%。德尔福全球销售去年是281亿美元,这个281亿美元当中40%是从电子、电气类产品出来的。

电子类产品现在增长特别快,像您谈到的ABS,以及安全气囊等等。我们将有计划得引进到中国来。中国现在的汽车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从德尔福的角度来讲,必须要加快产品的引入速率,因为中国市场现在客户的要求也非常高,新车型出来得也非常快。同时我们也有小组在研究这种可行性,因为是否决定引进一个产品,必须要有客户的支持,必须要有客户的介入,要能够在商业上面做到双赢,所以我们有小组在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可行性研究,共同把很多项目的细节来做好。所有德尔福的高科技产品都有可能会引进到中国来,当然这要在跟客户共同合作的基础上。

问:德尔福在中国现在已经有11家生产型企业。其中八家合资,三家独资,其中德尔福上海浦东中国科技研发中心现在为什么没有合资?


戴维·伍林:从德尔福来讲,德尔福有一个理念,就是要跟随客户走,就是说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说我们采取怎样的形式,是合资还是独资,主要考虑的是怎样能够更好地来为客户服务。所以你从德尔福来看,我们有各种形式的企业,有独资企业,也有合资企业,合资企业当中我们有占大股的合资企业,也有占小股的合资企业,所有的这些合作到现在我们觉得非常满意,因为这些合作带给我们非常好的经验,也为客户提供了最好的客户满意度。所以整个来讲,我们就看这个双方合在一起要能够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那种情况,这样的话,就是能够最好地利用我们的资源,最好地应用我们的能力来为客户服务。

关于您第一个问题我想补充一点,就是说从我们德尔福的发展来看,如果没有我们合资伙伴的贡献,我们今天发展不会那么快。所以,我们将继续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我们可以相信在未来也会和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成功。关于您第二个问题,研发中心是要利用我们本地的这些人才,通过培训,通过我们的一些项目,然后这些工程技术人员的研究成果不仅仅是为中国市场服务,他们是要为整个德尔福全球的研发来服务,因为德尔福是一个以技术为先导的一个公司,它是一个高科技的公司,我们的业务就是围绕着怎样通过把高技术带给我们客户来实现,所以这些在华工程技术人员将会在我们的战略上面要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从合资企业管理的难易度来讲,可能我们控股的企业或者独资企业更容易来管,但是从效果来讲,这就不一定了。因为有时候我们跟我们的合作伙伴共同努力,那么合作伙伴也带给我们很多的价值,所以说从长期的来讲,从这个效果来讲,合资的,就是说非控股的,或者合资的企业,也能够为我们带来很好的效果。所以一切都是要从具体的情况和客户的这种双赢这种角度来考虑。

问:在未来几年当中,德尔福在中国有没有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具体的计划?投资重点在哪儿?


戴维·伍林:我们确实认为中国的市场成长会非常快,而且会进一步给德尔福提供机会。从投资领域来讲非常重要一点就是我们必须要和客户共同合作,要了解我们的客户,也就是了解整车厂他们对哪些技术感兴趣,从而相应的把这些技术和投资都引入到这些领域。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最近就在一月份宣布在苏州建设一个新厂,这个厂主要生产汽车音响系统。这类产品,就是市场要求非常大,而且不仅仅是中国市场,国际市场要求也非常大,所以我们对它进行投资。我们会继续地和客户合作,来发现这些领域,然后继续投资。所以未来几个月,或者一年里面,你们也许会听到更多德尔福这方面的消息。


问:德尔福对哪些类型企业决定在中国是投资合资?听说德尔福有一个十亿美元中国采购计划,计划一旦实施的话,对现有的这种产业链战略、投资战略会不会产生一些影响?


戴维·伍林:关于我们进行是合资,还是独资,我们当然要考虑价值流的问题。然而最重要的还是会看我们的客户。客户对我们有什么要求,他希望我们放在哪儿,希望我们生产什么产品,这对我们是决定投资还是不投资,决定我们是采取哪种形式来建立企业,是相当重要的。

从理论上来讲,最佳的情况就是跟客户一起合作,然后根据客户和我们签定的合同里面规定的货币的币种,然后尽量在同样使用这种币种的国家来开发我们的供应商,然后再为客户提供这样的一个产品。但是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做法。在现实当中,我们也不排除说我们从别的地方采购一些零部件,然后加入这个价值链,把这个给我们客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来讲,合资企业还是非常有效的一种途径,因为它能够最快速进入我们客户的市场,然后和客户一起为他们创造价值,同时也为我们德尔福创造价值。

您刚才问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德尔福要在2007年前从中国采购10亿美元,这个会加强我们在中国的企业。因为你要采购十亿美元,就必须要做很多供应商开发、供应商管理这方面的工作。一旦把供应商做强以后,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我们德尔福的这些企业。他们就会有更强大的一个供应商的体系来支持,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讲,这样一个采购计划对于我们是有非常良好的推动作用。

您谈到我们在中国现在的领先地位,我们主要是根据我们的销售来做这样的判断。

问:德尔福去年在华采购达到了两亿多美金。能否评估今年德尔福在华的采购业务,估计增量能达到多少?跟去年相比,今年有什么新的零部件采购?


戴维·伍林:关于您的第一个问题,从德尔福在中国十年的业务发展的历史来看,我们大概基本上每年以30%到35%的速度在增长。去年我们增长50%。所以我认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今年我们会以低于30%到35%的这样一个速度来增长。

关于您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德尔福在上海我们建立了一个我们叫做全球采购办公室,这是去年就成立起来的。那个办公室我们有专门的供应商开发的工程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开发中国的供应商。首先他们要了解很多供应商的资料,看他们的过去的供应的历史,看他们的生产流程,看他们的质量,然后对他们进行评估,然后还要看他们的技术开发的能力,以及他们的生产能力,如果有问题的话,还要帮助他们来提高。所以整个供应商开发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且需要很多工作。因此在这里比较难预测今年有多少增量,因为要看这些供应商开发的进程和效果怎么样。但是我们整个目标是很明确的,就是2007年要采购10亿美元,我们也相信能够做到这点。

关于德尔福是不是能够进一步把一些新技术带到中国来,回答是是的。我们会不断把先进技术带到中国来。但是因为从汽车行业来讲,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和整车企业共同来决定什么时候来宣布某些计划,所以现在也不便于讲。

问:2010年中国的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出口在要占到总量的40%,要达到一千亿美元左右,德尔福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目标?戴维·伍林:关于你刚才讲的这个商务部官员的目标,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相信政府设立这样的目标是有他的理论基础、调查基础的。目前我们大概20%的销售是出口。过去我们也一直看到我们出口的数字在增加。从德尔福来讲,决定哪些产品在中国制造,并且出口,这个很大程度上要从价值链角度来考虑,需要很多研究和决策。但整个来讲,我们的出口在不断增加。另外一点,我们有一些客户,一些跨国整车厂他们也宣布要加大从中国采购,这其实也为德尔福提供了机会。因为从德尔福来讲,我们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十多家企业,建立了完善的体系。我们这些企业也能够为这些全球的客户服务,通过他们进行出口。所以这也是一个机会。


问:现在德尔福在上海也成立了科技研发中心。在韩国,也有这样一个技术中心,这两个技术中心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定位的考虑?


戴维·伍林:在那儿建技术中心,也就是从定位来讲,需要很多的判断和很多的工作,基本上几个要考虑,一个就是看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情况,然后还要看什么样的技术以及它服务的范围,什么样的客户,他们对什么样的技术有什么样的要求等等。从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的定位来讲,它主要第一个就是要为中国的客户,就是说德尔福在中国的客户要提供服务,其次就是说要进一步通过我们的这个技术中心扩大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的这些客户,就是说技术中心将来能够作为一个桥梁,使我们进入到更多的客户领域,拿到更多的业务。

我们要把这个技术中心作为我们的一个桥梁,来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此外,我们希望通过中国科技研发中心能更好地来培养一些科研技术人员,中国的本地人才。他们的作用不仅仅是为我们在中国的业务服务,也要为全球的业务服务。关于在韩国的技术中心,因为德尔福在韩国这个市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所以我们也需要有这样一个技术实力来为我们的在韩国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德尔福目前在亚太区已经有四个技术中心,日本、印度、新加坡和韩国。目前在建的两家,就是韩国另一家技术中心今年7月份要正式地启用,中国技术中心是明年的7月份启用。在韩国德尔福的技术中心也非常重要,因为德尔福韩国的业务从销售来讲,过去一直是亚太地区最大的一块市场。所以韩国技术中心对德尔福的发展,对亚太区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在韩国,德尔福培养一些技术工程人员在过去已经有二十年了。二十年前德尔福还是通用的一部分。当时,通用汽车和大宇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这个公司是德尔福在韩国的一个重要合资企业。20年来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他们不仅仅是为韩国的汽车客户来服务,也为我们整个亚太区,以及全球来服务。

对于中国科技研发中心的发展,目前已有一百多个工程技术人员加入。我们进行了很多培训工作。明年7月份开始启用后,对我们整个的德尔福中国战略都会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问: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竞争的加剧,是不是中小零部件企业获得市场份额机会就少了?


戴维·伍林:一方面从国内的这些零部件供应商的角度来讲,可能在未来要加强几个方面。第一个要进一步提高它的质量,而且要了解汽车工业全球客户对质量的要求,对质量的程序。第二方面要加强一个沟通的能力,就是跟客户沟通的能力。为整车厂供货,甚至为一些国际上的大公司来供货,能不能用国际通行的语言来沟通,国内的供应商可能要需要进一步加强。 第三点,就是技术,国内的供应商也要在技术方面下工夫。汽车工业发展这么迅速,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必须要能够满足整车或者是一些像德尔福这样子的一级供应商这种对汽车的技术要求。第四点,就是说中国汽车市场去年增长37%,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在这种大环境下,对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来讲,有非常光明的前景。不仅仅是像德尔福这样国际知名的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有继续发展的机会,而且这些纯粹的国内的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各种形式,比如说通过跟像德尔福这种公司建立一种伙伴关系,然后来了解汽车工业对质量的要求,对质量体系和质量程序的要求,不断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