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机械制造异军突起 产业腾飞期待市场补位
2006-09-16 13:08:20
近年来长沙工程机械异军突起,渐成规模,与国内工程机械老大“徐工”一道被业内誉为中国工程机械的“南北极”。今年2月底,长沙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又开出一剂“猛药”——把长沙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要实现这一目标,除了产业发力外,还需市场有所作为。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长沙工程机械缺少展示自身形象和集中交易的市场,成为产业发展链中令人遗憾的一环。
产业链缺环成为发展瓶颈
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长沙工程机械行业,已逐渐构筑起全省机械工业的高地。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类企业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正吸引资本聚集,为湖南经济注入新的活力。然而现在的产业竞争,不是一个企业与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一条产业链与另一条产业链的竞争。与徐工等地产业链相比,湖南工程机械这条产业链有一个明显不足,就是产业链条拉得不紧,甚至存在缺环现象——如配套能力不强、交易市场缺乏等等。由于市场的缺位,长沙工程机械企业如三一、中联等企业每年要耗费巨大财力物力建立自己的销售平台,每年的新品展示也只能在厂区进行,客户观摩或是订货都要“亲临”各企业厂区,给客户造成许多不便。
修复“短板”促产业提质
市场环节的缺失,已让湖南工程机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暴露无遗,也成为业内人士的最大担心——倘若不补齐“市场”这一短板,长沙要成为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不太现实。
可喜的是,“让生产更贴近市场”已经成为湖南工程机械行业的共识,一些企业和商家为此开始了尝试。今年初,一个距离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不到2公里,占地132亩的大型工程机械交易市场在中南汽车世界悄然诞生。该市场借鉴徐州、上海等地工程机械交易市场的成功经验和经营模式,在工程机械园区既设有工程机械3S店区,又设有各种工程机械交易区,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运,其规模将为湖南之最。
毫无疑问的是,工程机械市场的建立,不但为长沙工程机械提供了销售基地,而且也为长沙工程机械产品和国内外同行提供了同台竞技的舞台。更重要的是,市场的建立补齐了长沙工程机械的产业链,为长沙工程机械整体提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