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表可看出,三种机型的拌宽和拌深等工作能力的参数排列为:WB25K、WBZ400、MPHIOOS;从对被拌土壤的粉碎性能和均匀性来看,由于WB25K拌和转子的转速相对较高,刀具数较多,对土壤的粉碎能力强,且拌和的均匀性较好。另外,三种机型转子转速均为无级调节,因此,在拌和转子低转速范围内,三种机型对不同土质的适应性基本差不多。
2.总体性能参数:
由上表可看出,其比功率分别为:0.015、0.019、0.018,因此,整机质量和功率的匹配合理性排序应为:WB25K、WBZ400、MPH100S。从转弯半径和轴距两个参数比较可看出,在三种机型的总长度相近的情况下,MPH100S型的转弯半径相对较小,具有机动性能好的特点。
3.传动系统结构方案:
三种机型传动系统均选用液压传动方案,简化了传动系统结构,便于实现无级调速,增强了对变负荷工况的适应性。MPH100S型在转子与行走液压系统中,装有“APA”(Automatic Power Apportioning)功率自动分配机构,可根据转子拌和阻力变化与行走机构合理分配功率,增强了转子的工作能力,且转子转速可根据不同工况有高、低速两种作业方式,使功率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提高了作业效率,比WB25K和WBZ400型的液压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
4.工作装置布置方案
在工作装置的总体布置中,MPHIOOS和WB25K型采用后置式布置方案,而WBZ400机型采用中置式布置方案。后置式布置方案便于布置,拆装方便,维修性好,且由于拌和宽度大于主机车轮的外缘宽度,经过拌和可消除轮迹,留下平整的拌和带,但在拌和过程中,整机重心后移,前轮的附着质量减少,不利于附着牵引力的充分发挥和整机质量的有效利用。中置式布置方案,在转子拌和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整机质量,使附着牵引力得到有效发挥,但其轴距加大,安装和维修不便,且在拌和后的拌和带上留下深深的后轮轮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稳定土层终压密实度的均匀性,另外,中置式工作装置,由于外型尺寸和重量大,搬迁成本费用高,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通道、涵洞等人工构造物,两边预留宽度比后置式工作装置的要大,从而增加了接茬处理的工作量。
5.拌和转子的旋转方向
三种机型的拌和转子的旋转方向均为上切式(逆向旋转),这样可以减小切削功率的消耗,对于松散材料的拌和是较为有利的,但对于较硬土质的拌和或对于旧路面的铣削作业,则往往显得切削功率和牵引功率不足。为弥补这一缺点,三种拌和机均采用加大发动机额定功率,加大功率储备来满足实际工况的需要。
6.对三种机型使用评价
从三种机型的使用情况看,由于MPH100S机的部件均为进口件,可靠性比较高,故障率相对较低,但WB25K和WBZ400的主要部件也均为进口件,可靠性也很高,并且服务维修及时,使用经济性比较好。
总的说来,我们的产品和国外同行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正视这些差距,找准切入点,迎头赶上。
原作者: 徐工研究院 王庭柱 胡建国
来 源: 徐州工程机械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