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超载对公路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2007-08-16 23:18:44
◇陕西省公路局路政处 杨 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物流业在市场经济 中越来越呈现出骤增不下的势头。公路运输车辆小吨位货车被 大型化和集装箱化所取代。而我国受汽车产业和多种因素影响, 运输市场运力大于运量,致使运价多年来无所适从。从事运输的 车主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得不从超载中找出路。而超载严重违 反了道路设计的荷载,自然也就对公路路面、桥梁造成严重损 坏,缩短了公路的使用寿命,人为加大了资金投入,酿成交通事 故,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


1 造成超载超限的根源

1.1 运力大于运量,扰乱了经济秩序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公路的通畅能力大大加 强,彻底改变了旧的公路运输面貌,为物流业提供了快捷便利的 基础设施。因而,大型专业运输公司、个体运输户如雨后春笋出 现,造成运力大于运量的突出矛盾。为了维持生存,车主相互争 货源,竞相压低运价,使公路货运价格长期低迷,不能反映运输的真实成本。车主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运价不变的前提下, 不得不采取超载运输来降低成本。相互竞争的运价和超载超限 的恶性循环严重扰乱了公路运输市场的秩序。

1.2 汽车制造厂、改装厂为车主开绿灯

国家正规的汽车制造厂、改装厂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竞相 违背国家有关规定将本来额定的标定载重吨位压低,违心的迎合 车主的利益,而且这一现象渐趋于合法化、规格化发展。私营改 装厂更为恶劣,按车主的意图随意改装。一辆载重不到50吨的运 煤车在陕北可拉到150吨,而且此种车竞然能挂牌上户,整个一 套“合理合法”的超载超限手续办理体系。逃避了大量税费,给 公路造成极大损害。

1.3 公路运输管理体制不顺

超载超限运输管理涉及到公安、交通,技术监督部门、工商 管理、物价、运政、公路等多部门。各个部门之间的执法标准不 统一。特别是生产汽车的制造厂、改装厂与公安交管部门不统 一;公安交管、运政和公路管理部门不统一。削弱了管理的力度和效果。使治超工作没有从源头得到遏制。

1.4 公路管理缺乏有力的行政执法手段和治理措施,

公路管理部门主动出击上路巡查的行政执法权限和执法手段 有限,对违法、违章的人和事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只能说服教 育,少量的罚款触及不了车主的根本利益,更引不起车主的重 视。超载超限对公路的破坏性未能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过往的行 人将公路的损害归结于公路建设、管理的质量和腐败现象相联 系,使公路管理部门苦不堪言。

1.5 治超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治超工作是靠人用各项法规去约束、纠正,逐步缩减最终取 缔超载超限。而公路管理部门参与治超的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 不齐,受过正规教育,具备相关学历、学识的人不多,大多是从 优秀的养路道工中选拔。这些人虽然经过各级的培训,但要完全 领会,准确执行有关法规还有待提高。因而就出现了执法偏差、 态度傲慢、生硬,不能以理服人,导致一些地方执法出格。加上思 想觉悟低下的执法人员和驾驶人员共同作弊,造成极坏的影响。有的超限站设施不全,不能100%检测,给车主造成侥幸心理,形成能逃则逃,集体撞站。有 的超限站以罚代卸,没有使超载车主认识超载对公路的危害,片 面认为治超就是为了多收钱,为了逃费、宁可不要证照。没有真 正达到治超的目的。

2 超载超限造成的危害

2.1 对公路的危害

公路的路面和桥梁是按照道路等级的国家设计标准设计的, 对通行车辆的载荷有具体的要求。而现行的货车95%以上都严 重超载,对路面和桥梁形成严重破坏,桥梁断裂,涵洞塌陷的现 象越来越严重,使路面形成拥包、坑槽、翻浆、裂缝、沉陷等病害。 这些病害大大缩短了公路使用寿命,加大了公路养护成本。

2.2 引发交通事故

超载车全部是经过改装的,改装方式主要是对车箱加长加 高,对轮胎和承载钢簧进行更换和改造,但发动机和动力传递系 统却无法改制。超载后轴载的扭矩加大,动力不足,使发动机长 期疲劳工作,控制系统逐步失控,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下山失 控弯道侧翻,撞上山岩的事故在国道312线秦岭段几乎每天都有 发生,给国家、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超载车为了保证下坡制动效果,全部加装了喷水装置,以冷 却刹车系统,所以下山路段长年有水,冬季结冰期这些路段成了 冰冻路,稍有不甚,就会发生事故和连坏撞。

2.3 污染公路环境

超载车发动机长期处于极限运转状态,缸体磨损加剧,导致 燃烧室压力不足,造成燃料燃烧不完全,所以超载车几乎全部冒 黑烟,既浪费了能源又污染了环境 ;城市道路的砂石、产煤区道路上抛撒的煤炭,严重污染公路 ;超载车动力不足发出的强噪音使公路周边群众不得安宁。

2.4 国家应征收的税费被车主侵吞

车主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要降低成本。在成本不变的情 况下增加收入,其手段一是逃税费,二是超载。逃税的方法一是 大吨小标,养路费、过桥费、运政费都可少缴;二是拉的多、开 票少,又一次逃了税费;三是成倍的超载。这种现象严重扰乱了 运输市场的秩序,破坏了公路规费、税费的回收。

2.5 超载对公路的损害,由国省道向县乡道延伸

县乡道路受国家大环境影响,近年来也逐步改造为标准等 级公路,其载荷有一定限制。可是超载车几乎遍及各个角落,使 本来能保证县乡交通的等级公路同样受到破坏。有的已无法维持 正常的车辆通行,不得不投入资金进行公路大修。而县乡公路的 路政人员有限,超载违章得不到及时制止。

2.6 公路建设速度赶不上超载车对道路的破坏速度

公路建设受资金影响,道路从设计、建设到交付使用一般需 2年以上时间,周期较长。近年来,超载车对高速路主车道损坏 惨重,迫使业主单位不得不进行大的投入,否则,就无法维持正常通车。陕西境内的九条主要高 速路几乎全部进行大修。

3 应对措施

3.1 综合治理

超载超限运输形成的根源是多方面的。涉及生产厂家、改装 厂到工商管理、公安交警,运政、公路路政管理等诸多部门,所以 管理的难度大。建议各省(市、区)成立本省以省政府主管领导 牵头,以公安、交通为主组成领导小组。由技术监督、工商管理、 环保、公安交通、运政、公路管理者参加。统一领导各省(市、区) 的治超工作、检查、监督治超工作的开展情况,共同协调解决治 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

公路超载超限涉及许多部门,这就需要部门之间协调统一, 制定一个不违背各自职权的统一的权威性的政策、法规。规范超 载超限的运输管理的内容,加大处罚力度,为联合执法、强化管 理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

3.3 做好舆论宣传

公安交警和公路管理部门一定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 杂志刊物、报纸、广告牌、标语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公路法》及 超载超限的有关法规及对公路的破坏、对社会的危害,创造良好 的舆论氛围,争取全社会支持,提高国民,特别是车主、驾驶人 员的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取缔超载超 限运输。

工程建设机械2005.N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