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十五”期间最后一条出省通道改建完成

2007-08-17 01:29:58

  广东省“十五”期间10条出省通道建设中的最后一个项目——国道106线仁化县广东桥至锦江水库段改建工程,经过广大工程建设者22个月的艰苦努力,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于2005年10月23日建成。

  项目建设全面实现质量优、进度快、造价低的总体工作目标,塑造了又一条国省道改建的阳光之路。
  国道106线仁化段是国道106线(北京至广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东省“十五”期间规划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改建工程北起粤湘两省交界,途经城口镇、下村、滑塘凹、上寨、恩村、马岭、猪交洞、油河塘、新村,终止于锦江水库上围段,全长23.5公里,按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改造,项目批复概算1.24亿元。该项目由省公路管理局路桥管理中心作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工程的实施。

  作为省委、省政府要求在“十五”期间打通的十条出省通道之一,国道106线仁化段改建工程得到了省交通、公路部门的高度重视:项目审批迅速,多次召开工程建设现场会,理顺各方关系,保证工程建设资金到位;同时,确定新型建设合作模式:由省公路管理局负责建安工程的投资和建设,由韶关市负责征地拆迁工作,由省公路局路桥管理中心负责工程的实施。采用这种合作模式,有效避免了以往在工程建设中常常因征地拆迁影响质量和进度的弊病。韶关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项目建设,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为工程施工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保证了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该项目采用了“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实现了“人、车、路、景”的和谐统一,提出了要把公路沿线建成生态风光带的目标并制定了具体的措施:第一,在路线、桥位选择时,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注意与周围的人文景观、地形相协调、相映衬,合理使用土地,防止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第二,在路基防护时,坡面防护优先采用铺草皮,减轻水土流失,妥善处理土石弃方;第三,在工程施工中非常注意保护水源,防止水质污染。第四,充分体现路域景观设计指导思想,优先保护、改良和利用水土资源,充分利用工程沿线现有的自然地貌和天然植被,合理选择植物位置,重建自然生态环境,使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统一。

  该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改善粤北地区公路网的布局和交通状况,充分发挥国省道公路网的整体效益,对加强粤湘两省的交通联系和经济往来,加快粤北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加速广东省区域协调战略的实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